職場成功心態管理文章---坐等機會還是主動出擊
小羅對公司很失望。他在這裡兢兢業業地工作好幾年,論技術、論能力、論敬業、論用功,有誰能強過他?
想不到,晉升主管的機會,卻給了比他晚來一年的同事。
小羅看不出同事哪點兒勝過自己,除了在領導面前比我會來事兒吧。
聽完他的遭遇,小羅的朋友問了一句:你那個同事當主管,有沒有什麼不夠資格或者違規提升的地方?小羅遲疑一會兒,倒也想不出來。朋友建議小羅主動一點,讓上司瞭解他都做了些什麼。就算這次升不上去,看看能不能爭取到別的機會,或者至少下次有機會的時候,上司能想起他。
這個建議讓小羅犯了難:主動去要,這我怎麼好開口?對他來說,這比攻克一道技術難題更困難。
不容易主動爭取的人,往往內心藏著對外界的期待。曾聽一位職業人表示:希望公司能這樣,工作出色就會自然陞遷,不用我操其他的心。
如果這是一個人選擇工作時不可或缺的條件,沒問題——想要堅持某些內心的標準,可以廣泛搜尋,找到符合這個標準的工作,再投身進去。
畢竟,在人和機構雙向選擇的過程中,職位的發展空間如何?單位的工作氛圍怎樣?重視員工什麼素質?升職加薪要看哪些條件?……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攤開來問。
國外有人建議大學畢業生做第一份工作前,最好面試不少於25家機構,相信也是為了更加知己知彼,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份工作。
已經進了一家不符合理想的機構,就有必要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找到平衡了。若仍然無意間堅持對環境的期待,這讓人好奇,這樣的期待來自哪裡?
不少人有類似的想法:在學校讀書的時候習慣了老師主動關心,工作以後不自覺地就以為,我做了什麼事情,上司都應該看得見,不用我說。
可是,等自己成為領導時才發現:要管10個、20個人的時候,你也注意不到每個人幹的每件事兒……
些,若早一點明白會更好吧?進入職場後,所處的環境變化了,總在期待當前環境符合自己過去的習慣或想像,那表示想要停留在過去,還沒有真正面對和融入今天的現實。
準備好的人,更容易得到機會;不能面對現實,顯然談不上準備好。一方面抱怨沒有得到想要的機會、肯定、認可,另一方面,卻難以著手去主動爭取機會、展現自己、贏得肯定,這尤其讓人覺得是個悖論。
習慣等待機會,卻不習慣主動爭取或展現長處,對自己的不利是顯而易見的。
有位工作多年後升至中層的職業女性感慨:我就是那種只會做事不會表現自己的人,這樣其實對自己不好。老闆注意不到你,他會比較晚認識你的價值。
資料來源:網路文章
佳威企管服務項目:
創業諮詢輔導、企業經營/管理、流程改善、SEO優化、ISO系統輔導、教育訓練、文件製作、其他服務
佳威教育訓練中心提供演講講座服務包含:
創業演講/創意管理講座、就業演講/就業管理講座、職涯演講/職涯管理講座、專題演講/專題管理講座
提供教育訓練服務包含:
企業經營課程、主管培訓課程、核心職能課程、服務管理課程、通識管理課程、人資管理課程、行銷管理課程、生產管理課程、品質管理課程、ISO管理課程、資材管理課程與財務管理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