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是社群動物,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的「心理需求理論」,當生理和安全需求滿足後,人的社交需求就會出現。
上班族除了忙碌工作外,下班後的社交活動也不可忽略,唯有生活和工作獲得平衡,才能當一個快樂工作人。
根據內政部統計,國內的交友網站會員,平均每天花五十分鐘在交友服務上。網路已成為開拓人際網路的重要媒介,也顯示上班族確實有強烈社交需求。
社交布局一:
善用網路社群功能
如果懂得善用網路,人際網絡擴大的速度超乎想像。不只交友網站,包括部落格、家族網站,都是很好的管道。其中,部落格特有的串聯功能,影響力更大。
透過網路擴展人際關係,優點是延展性很高,「以前要聯誼好幾次才能認識的朋友,現在網路可以輕鬆辦到。」而網路的動員力更是驚人,例如發起「開放式課程」的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朱學恆,就是利用網路社群,串聯全世界華人參與開放式課程的翻譯義工計畫,可以說是網路人脈爆發力的最佳見證者。
社交布局二:
從社團結交各路同好
學生時期參加社團,讓你結交不少朋友。即使踏進職場,如果想打開社交圈,還是有各種社團可參加,以結交各行各業的同好。例如「貝厚係社團」,就是一群喜愛遊山玩水的上班族所共同組成的旅遊社團。在貝厚係社團,每次活動分組,幾乎都由不同成員組成,大家從不認識到認識,在旅行中分享、互助,一起創造美好的回憶。
社交布局三:
進修兼結識人脈
進修學習也是上班族擴展人際關係的管道之一。現在不少人下了班後去上課,除了充實自我,另外一個動機,就是為了結識更多朋友。當然,進修結識的人脈,也可能不具任何現實利益。學習繪本的聯合資訊職業訓練中心行政專員何惠婷說,班上同學有人當醫生,有人從事印刷工作,也有人是老師,彼此雖然各自工作上並沒有太多交集,但是從課堂認識各行各業的朋友,卻可豐富自己的視野。
社交布局四:
老友聚會不缺席
輔大心理系教授劉兆明指出,人脈的形成,要經過「接觸選擇交往對象」→「產生業務合作關係」→「擴大為私人關係」→「形成長期關係」→「深層情感認同」等五個階段。最後成為人脈者,其中必定存在很深的感性因素。
這種感性的成分,有可能來自學生時代的共同記憶,或當兵時的共患難經驗。正因為如此,與其汲汲營營於開拓職場社交,不妨多放點心思跟老朋友維繫。
社交布局五:
同事共進活力午餐
多數上班族的社交,都和工作有關。既然職場應酬有時是「必要之惡」,那至少要能提高社交活動的品質。辦公室社交打點得好,不僅使工作氣氛更融洽,對工作效能也有助益,尤其是跨部門的合作上。
社交布局六:
把客戶變成朋友
「決戰總在下班後,成功總在細微處!」經綸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洪茂春強調,客戶關係經營成功與否,往往有賴於下班後、職場外的互動。其實,下班後的互動,不代表須花大把時間和客戶應酬;而是在工作以外,是否能像好朋友一般真誠關心。
從事公關工作的楊蘊哲說,「公事外的互動,應該盡可能站在朋友立場幫忙。」像是對穿著打扮頗有見解的她,客戶都是彩妝、時尚業者,「有時客戶看我穿的衣服或配件很喜歡,向我打聽去哪裡買,如果可能的話,我一定義不容辭幫她們買到手。」
另外,適時「施以小惠」,也是她維繫客戶關係的法寶。因為工作關係,楊蘊哲經常可以拿到免費的演唱會公關票,這時,她就會均分給各個客戶,儘管只是小小的禮物,卻讓對方備覺窩心。
楊蘊哲強調,儘管把客戶當作朋友一般關心、對待,但仍有一定分際,不可踰矩。洪茂春認為,與客戶的關係,最好「有點黏又不會太黏」。
場合的轉換及角色的扮演,非常重要。
儘管和客戶的社交關係,是理性和感性兼具,但是,該談公事的時候,就應該認真談公事,不要搞錯場合公私不分。有些私下場合,最好避免觸及工作話題,否則可能反而令對方萌生反感,弄巧成拙。
資料來源:網路文章
佳威企管服務項目:
創業諮詢輔導、企業經營/管理、流程改善、SEO優化、ISO系統輔導、教育訓練、文件製作、其他服務
佳威教育訓練中心提供演講講座服務包含:
創業演講/創意管理講座、就業演講/就業管理講座、職涯演講/職涯管理講座、專題演講/專題管理講座
提供教育訓練服務包含:
企業經營課程、主管培訓課程、核心職能課程、服務管理課程、通識管理課程、人資管理課程、行銷管理課程、生產管理課程、品質管理課程、ISO管理課程、資材管理課程與財務管理課程
佳威企管共12類管理課程超過200門以上的教育訓練課程,目前已授課數千場次講座/訓練課程,培訓超過數十萬名學員,培訓儲備主管/基層主管/中階主管/高階主管超過數萬人,歡迎與佳威企管洽詢教育訓練課程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