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社會上充斥著所謂的草莓族、啃老族,如果深入瞭解這些年輕人的成長背景,也許會發現很多人都是從小就被家人無微不至地照顧著,當他們肚子餓了,立刻將食物遞上;如果想要什麼東西,父母也總是迅速地回應他們的需求。
一九六○年代任教於史丹佛大學的教授沃爾特・米契爾(WalterMischel)曾經進行過一項著名的心理學研究--「棉花糖測試」(Marshmallowtest),這個研究找來一群幼稚園學生,把他們單獨留在房間內,首先發給每個孩子一塊甜點,然後告訴他們,可以選擇馬上吃掉這個甜點,或是等待十五分鐘,等到實驗結束之後,額外獲得另一份美味的甜點。
米契爾追蹤參與實驗的孩童直到他們長大成人,結果發現,當時願意克制自己、延遲慾望的孩子,在成長的過程中,不但學業成績較優異,專注力和邏輯能力也比較強;數十年後,當他們長大成人,除了身體比較健康之外,在職場上的表現也較成功,婚姻關係更美好。
這個表面上看起來平凡無奇的實驗,帶來了深具啟發的意義。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就能夠培養自我控制、耐心等待的能力,將來也比較能夠克制自己、避免衝動行事,不致於因為遇到困難就輕易放棄,在課業和工作上能有較佳的表現;此外他們在婚姻中也不會輕易放縱自己的慾望而發生婚外情,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傷害的苦果。
暢銷書《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,孩子不哭鬧?》的作者潘蜜拉‧杜克曼,婚後從美國移居法國,她發現美國小孩和法國小孩大不相同,以美國方式教養長大的孩子,
較難做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,經常稍有不如意就耍脾氣、大聲哭鬧;尤其是在餐館用餐的時候,他們既沒有辦法好好地吃一頓飯,也沒有耐性等待家人把飯吃完,在用餐過程中不是尖叫、吵鬧、搞破壞,就是在餐廳裡到處亂跑。
這也正是美國速食文化十分普及的原因,因為有小孩的父母往往很難在餐廳裡悠閒地享受一頓美食,只好帶著孩子到速食店速戰速決。
相對地,法國的孩子比較懂得自我控制,在餐廳裡不尖叫也不哭鬧,願意按捺住飢餓、乖乖地坐在兒童椅上,等待食物一道一道地上桌,學習如何從容優雅地享受愉悅的一餐。
作者親身觀察到,法國的父母雖然也很認真地養兒育女,但並不過度投入,也不會讓孩子有求必應,或因為無法完全的滿足孩子而心生愧疚、自責。他們仍然保有自己的生活步調和方式,懂得保留一些自我的時間;即使很愛孩子,卻不會凡事以孩子為中心,這樣的教養態度讓法國孩子從小就有機會學習獨立,長大後自然也較容易自處。
反觀台灣的父母,凡事都以孩子的需求為優先考量,孩子很容易缺乏同理心和抗壓性。
培養孩子的忍耐力,對於他們日後的人生有很大的幫助;而孩子的耐性、抗壓性甚至怡然自得的獨處能力,從小就要從生活中慢慢培養,你無法期待一個沒有經過訓練的孩子,有一天突然開竅,變得有耐性、具有專注力,那是不可能的事。資料來源:網路文章
佳威企管服務項目:
創業諮詢輔導、企業經營/管理、流程改善、SEO優化、ISO系統輔導、教育訓練、文件製作、其他服務
佳威教育訓練中心提供演講講座服務包含:
創業演講/創意管理講座、就業演講/就業管理講座、職涯演講/職涯管理講座、專題演講/專題管理講座
提供教育訓練服務包含:
企業經營課程、主管培訓課程、核心職能課程、服務管理課程、通識管理課程、人資管理課程、行銷管理課程、生產管理課程、品質管理課程、ISO管理課程、資材管理課程與財務管理課程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