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今天到底是不是明天?」
保羅問,五歲,正要去幼稚園的路上。
說到時間這件事,孩子們可實際了。過去?未來?他們只有現在立刻或立刻馬上。完畢。從呱呱墜地那刻起,他們就要求現在喝奶、現在換尿布或現在睡覺,當然還有現在就抱抱,立刻馬上。
想當初,因為動作不夠「馬馬馬馬馬上!」而爆出的嬰兒狂嚎,至今仍像耳鳴一樣,在腦中揮之不去;即使哭聲每每稍後漸息,仍感覺到,在孩子出生的頭一年裡,生活似乎沒有時態的存在──不單指文法上的意義。
何時是昨天?何時又是明天?還有,大人說的「下個星期」到底是什麼意思?幼稚園孩子對這些真的很難理解。奇怪啊,睡個午覺起來,為什麼還是同一天?
通往自己的內在,找尋當下的幸福
為了找出能讓我們未來感到幸福的祕方,首先,得積極掌握現在。唯有如此,我們才能更深入認識自我,明白自己已經創造了豐盛的人生,並對一切心存感激。僅僅體會這些,便能讓我們生出新的力量與信心,並從容自在地面對未來之路。
至於,該如何找到通往自己感覺、想法的入口,則因人而異。
巴西暢銷作家保羅‧科爾賀(Paulo Coelho)的方法,是去沖個澡。腦力激盪訓練專家安雅.艾伯茲(Anja Ebertz)信誓旦旦地說,吹頭髮能讓她找到靈感。而創立服裝品牌Mongrelsin Common的兩位設計師,莉薇亞‧西門耐斯‧卡立羅(LiviaXiménez Carrillo)與克莉絲汀‧普魯斯(Christine Pluess),則在一陣忙亂、解決許多難題後,喜歡緊閉窗戶並關掉電視,以最平靜的心情為自己塗指甲油。
你也可嘗試靜心與瑜伽,後來發覺,做韻律球訓練最能幫助自己集中意念,因為那過程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,只要眼神稍微飄移,思緒一絲絲渙散,馬上就會狠狠地跌坐到地板。
但以上這些做法,無論哪一種,都有一個共同點:幫助我們放下,遠離負面思考、情緒及壓力。再說,這是不限時間、地點,人人都能做到的。
試著把日常生活當做呼吸那樣自然,無論是準備餐點、散步、吸塵打掃、唱歌、跳舞或作畫,我們都可以全然敞開感官,身處其中。
去沉浸在每個細節裡,放鬆覺察自己的情緒與思考。不強迫,也沒有任何催促與急切,就只是放手、順服。然後,我們不知不覺地感到自在,重新成為自己的主人,並能再度體驗,什麼叫做「活在當下」。
資料來源:網路文章
佳威企管服務項目:
創業諮詢輔導、企業經營/管理、流程改善、SEO優化、ISO系統輔導、教育訓練、文件製作、其他服務
佳威教育訓練中心提供演講講座服務包含:
創業演講/創意管理講座、就業演講/就業管理講座、職涯演講/職涯管理講座、專題演講/專題管理講座
提供教育訓練服務包含:
企業經營課程、主管培訓課程、核心職能課程、服務管理課程、通識管理課程、人資管理課程、行銷管理課程、生產管理課程、品質管理課程、ISO管理課程、資材管理課程與財務管理課程